為了滿足記者采訪全國第一臺“高速抽氣式氣流紡紗機”的要求,天津紡織集團宣傳部副部長宋媛把存在檔案室的兩大本天津市第四棉紡織廠的科技檔案抱來給記者。厚厚的兩大本卷宗里,有上世紀80年代的油印資料,更多的是工作人員一筆一畫手寫的,前人娟秀的字體記錄著那個時代天津紡織業(yè)的榮光。

一份手寫的資料里提到,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天津就開展了氣流紡紗這項新技術的研究,并在1975年建成了中試車間。1976年,天津成立氣流紡研制組,這個研制組以棉紡四廠為基地、以天津紡織機械廠為主要協(xié)制單位,天津紡織工學院也參與其中,共同研究設計具有國際水平的第二代新型氣流紡紗機。中間停頓了幾年,1981年在國家紡織部的要求下重新研究,終于在1986年9月投入中試。

紡織集團分管科技工作的總經(jīng)理助理葛傳兵告訴記者,要實現(xiàn)氣流紡紗機國產(chǎn)化,自己設計制造具有我國特色、適合我國國情的新型氣流紡紗機,需要在機器高度、卷裝尺寸、紡杯轉(zhuǎn)速、排雜、落筒等方面都進行研究與實驗。當時的研制組克服重重困難,利用手中的進口樣機,經(jīng)過多次試驗,屢敗屢試,終于取得成功。1988年7月,由天津制造的全國第一臺“高速抽氣式氣流紡紗機”獲得國家專利,并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南通紡織展覽會將熱烈祝賀。